继承优良传统,传承雷锋精神——江阴一中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第四周升旗仪式
凛冬悄然已过,和煦的春风徐徐而来,这是万物复苏,希望萌发的季节。而这生机勃勃之态,正如高三(12)班的全体同学,正值风华正茂,争做鲜衣怒马少年。昨日百日誓师大会的誓言宛如仍回荡在耳畔,跨过一百天的门槛,我们的热情点燃,我们的潜力无限。滴水石穿战高考,如歌岁月应无悔。但愿不负青春,一起向未来。
天空的奉献是广阔无垠,大地的奉献是生机勃勃,而雷锋的奉献则是无私与一腔热血!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先者虽已逝,精神永长存。三月,让我们赞美“雷锋”,学习“雷锋精神”。下面请我班单文琪同学做国旗下讲话。
单文琪发言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我是高三(12)班的单文琪,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让雷锋精神代代传承”。
可以说,我们这一代人是听着雷锋故事长大的人,对于雷锋精神的内涵,我们早已熟知:无私奉献、乐于助人、钉钉子精神。我们顺着中华文脉求索,不难发现雷锋精神其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在近代的内核外延。而雷锋之所与会超脱世俗,做出常人难做的善事,就是因为他将拳拳爱国之心融入骨髓、血液之中。
时光变迁。宏观上,爱国主义的主题是永恒的,但微观上,雷锋精神在现代又是什么呢?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此作出阐释:“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确实,在主流价值的潮流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学习雷锋精神。
仔细想来,雷锋故事已在时光朝中流传数十年,而无论男女老少,听到雷锋故事,总会心头一暖,为之动容。这就仿若惊涛骇浪中觅得一方安心的静水。
雷锋的善意跨越时空限制,带来心灵一叩。这一叩,是问他,为何总能打动我们?一方面,雷锋故事确实是人间至善的体现,值得我们感动;而另一方面,那是因为人本“趋善”。
每个人的内心的鼓点都是为善意而鼓动。这一叩,也是问我们自己,我们能成为他那样的人吗?新时代,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使之历久弥新、魅力不衰?
答案应在我们心中求取。学习雷锋精神,理当摒弃刻意行为,而要崇尚与践行自然而然的行为。学雷锋不是在特定纪念日才会想到去做的事情,应该成为每一个公民的常态行为。如果仅仅是在3月5日这一天才煞有介事地做点好事,那便成了不折不扣的“作秀”。我们应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要从普普通通的小事做起,正是这些日积月累的小事才会成就宝贵的雷锋精神,要量力而行。只有坚持力所能及,才能保有学习热情,要不图回报。
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雷锋们”,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或许没有雷锋的大爱,但我们仍可传递我们的小爱,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结束了。
五十年前,雷锋的名字曾激励我们几代人成长,五十年后,他的名字更应该永远刻在我们的心头。希望我们能赓续雷锋精神,铭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积极奉献,将社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