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歌颂三月,唱青春华章——江阴一中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第七周升旗仪式

  • 2022-03-21
  • 点击数:1927

 高三(14)班是一个以梦为马,以青春著写人生篇章的集体。我们怀揣同一个梦想,仰望同一个星空。青春之于我们,是披星戴月地拼搏,是乘风破浪的勇气;是团结地奋勇向前,是坚定地脚踏实地。心怀登临之志,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定能成为拂晓山谷的晨光,成为闪着耀眼光芒的朝阳,踏上属于我们的星辰大海。   

李大钊在《青春》中说,“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三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我们斗志昂扬的人生序章,不管前路有多坎坷,我们的青春都是三月中绽放的最美花朵。

      接下来有请我班刘钦睿同学做国旗下讲话。

刘钦睿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高三(14)班的刘钦睿,今天我演讲的的题目是《三月正青春》。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在春回大地之际,万物拔节孕穗,目光所及,皆是一派欣欣向荣。“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同处于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岁,我们青年应怀赤忱之心,存高远之志,此刻即行。

      青年总是被人描以最明丽的色彩,勾以最挺拔的身姿。然而塞缪尔曾言“青春不是桃面、朱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炽热的情感”,的确如此,青年被人盛情赞誉的从来都不是年轻的外表,而是一股独特的无穷力量。这种力量或许是如太阳般的活力与热情,抑或是敢闯敢拼的无畏与毅力,又也许是不甘放弃的倔强与不屈……无论这种力量被具化为什么形式,它都使“青年”二字成为每个人记忆中最鲜活的存在,使青年永远保持意气风发与万丈豪情。

       但鲁迅有言,“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写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反观当今,鲁迅笔下的青年,何尝不是佛系、丧系青年,以及执着于“糊弄学”的“弄弄子”?然而,他又写道,“但是,自然也要有前进的”。的确,历史上从来不缺少风雨如晦的年代,但我们总能觅得不为时局所动的身影。你且看,戊戌六君子从容不迫,为国捐躯;陈延年缓步走向刑场,坚定不移地奔赴革命;李大钊、陈独秀踽踽于救国之路,在无人之境内开拓探索。百年前的五四青年以拳拳爱国之心,于时局艰难之际,振臂高呼“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而今吾辈青年身处时代洪流之中,当接过前人火焰,秉承先辈意志,乘时代东风,破前途涛浪,如雷锋所言,“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仍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三月之末,一模将至。这个三月有鸟鸣清脆入耳,繁花娇俏悦目,却也有疫情反复造成不便,学业枯燥扰人思绪。但我们须知,走过泥泞耕耘路,回首才有繁花来。在此关键时刻,学生——尤其是高三学生,是整个社会投入关注、保护最多的群体。既然身后已有支柱,那我们又何必顾虑?且让我们摒弃浮躁心态,忍受乏味枯燥,笃行不怠,“一腔热血勤珍重,撒去犹能化碧涛”。

      身为青年,我当于此刻不乱于心,不畏于行,相信平芜尽处是春山。愿与诸君共勉,携手并进,待六月初夏,共赴征程,不负春光。

我今天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信在这个阳春三月,花开时节,我们一定能收获青春中最美好的回忆,为自己的未来,为世界的发展,为人类的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

表     彰

第6周常规考核文明班级


高一:高一(10)班(耿家超)、高一(13)班(顾静凌)、高一(15)班(缪亦男)、高一(11)班(杨春勤)、高一(14)班(顾蔚霞)、高一NCC(陈  华)

 

高二:高二(1)班(戴拓苏)、高二(3)班(徐  颖)、高二(10)班(沈亮余)、高二(12)班(范丽花)、高二(2)班(沙剑梅)、高二(4)班(杨梅珍)、高二(14)班(吴晓红)

 

高三:高三(7)班(蒋玉莲)、高三(11)班(金菊芬)、高三(12)班(赵轲菊)、高三(14)班(陈丽丽)、高三(2)班(沈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