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一中举行基于高中育人方式转型下的课程改革实践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寻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策略,探索在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育人方式转型,依托无锡教科院“送培下乡”活动,11月26日,江阴一中举行了基于高中育人方式转型下的课程改革实践暨无锡市教师发展学院“送培下乡”活动,来自省内外的三百多位领导、专家、老师们参加了这次活动。
本次活动以“情景浸润,任务驱动”为主题,聚焦高中育人方式转型下的课程改革实践,有效促进学生在自主建构中提升学科素养的深度学习。
活动分为四个部分举行。
首先,在校辅实楼三楼报告厅举行了无锡市教师发展学院送培下乡项目开班仪式。仪式由无锡市教师发展学院陆敏刚主任主持。
首先李忠校长代表学校对来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感谢。
接着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高中教育研训室李刚主任发表了讲话,新高考、新路径、新方案,必定会面临各种新的挑战,希望大家利用好这次机会提升自己。
最后无锡教师发展学院张先义副院长致辞,表达了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贯彻落实国家和江苏省关于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文件精神,着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核心素养指向下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同时也对参加这次活动的领导、专家和老师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我校21位教师与来自省内外著名高中的13名教师,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开设了34节公开课。来自省内外的教育工作者们齐聚一堂,观摩了此次对外公开教学活动,并由多位专家对课堂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周莲英老师深入浅出,分析全国卷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用理念指引学生更精准地把握考试方向。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杨梅老师逐层推进,明概念、抓特征,在实战演练中激发学生思维。
范丽花老师小小身体,大大能量。之乎者也,字字珠玑。时而循循善诱,时而娓娓道来,让人身临其境,忍不住想冬日登临泰山,感受其壮美!
顾蔚霞老师层级推进,逐步提升,深入学情,气氛活跃。体现了我校语文老师在任务型作文教学的探究道路上的思考!
谭燕老师利用采访稿与对话的形式,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并且超越了文本的局限性。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的杜鹏老师儒雅大气,课堂教学深入浅出,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运算及推导的过程,并能灵活运用结论解决一类题型,具有深厚的数学底蕴。
无锡市第一中学的沈柏英老师语言幽默风趣,亲和力十足,与学生积极互动,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教学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例题剖析注重多角度,学生思维得到积极的锻炼。
唐永老师具有大将风范,配以中国文化的数学课很吸引人,课堂教学既注重通性通法,又讲究一题多解,方法优化,启发引导恰到好处,教学设计十分合理。
赵轲菊老师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舍得留时间给学生去思考和运算,鼓励学生大胆讲出自己的不同想法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又不忘教给学生一般的优化的计算方法。
缪亦男老师从实际背景圜丘坛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问题串引导学生探究新知,以学生学习为主体,渗透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的舒润焕老师以影片《小鞋子》为素材,层层设问,步步推进,引领学生在无限畅想中探索读后续写的动人之处。
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周伟老师围绕“一碗面”,通过“读、测、写、润”,在严谨而不失幽默的氛围中体会女儿对母爱的感知过程,感悟可能的结局,续写水到渠成。
张强老师开课内容为新教材必修二Unit2 Reading:A beginner’s guide to exercise,本节课旨在使学生认识到锻炼的益处以及如何恰当有效地锻炼,张老师用问题来引导,启发式教学,扩大学生思维量,课堂气氛活跃轻松。
宋洁老师的听说课“Front of the Class”,以真人故事改编成的电影为主体,教育学生坦然面对差异;面对困难永不放弃;善待他人,发扬真善美。呈现出教学活、互动强、设计妙的课堂特点。
吴倩芸老师:执教的读后续写课围绕如何设计一个精彩结尾,对学生进行微技能指导。本课教学综合而有侧重,关注内容、思维和语言,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一系列联系紧密、由浅入深的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实现了从输入到输出的一气呵成。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李铁老师生动的讲解,丰富的实验,让学生体会了曲线运动的特点,印象深刻。
王健文老师灵活利用电脑动画模拟带电粒子的运动,化抽象为形象直观,收到一致好评。
任海锋老师利用丰富的实验, 灵活的师生交流,大大提高了上课效率。
无锡市第一中学的戈云老师以驱动性问题引领课堂,引导学生基于问题学习。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思维能力,体验化学知识的价值。
戴拓苏老师以食盐在生产生活以及疫情防控中的妙用为切入点,深入浅出,使学生在情景浸润中深入了解了相应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环环相扣,教与学相得益彰。
无锡市第一中学的杨旭老师从命题的角度、以新课程的视角,打破常规高三一轮复习的课堂模式,将基础巩固与能力提升完美结合。学生在解决问题串的过程中,完成了较高质量的的思维进阶。
张连慧老师以新冠疫情为主背景,将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处处渗透学科素养。学生如沐春风,思维层层深入,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