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一中高三年级 “新高考 新思考 新行动”系列活动 (四)——机遇与实力,二者孰可缺
今年可以说是新高考元年,是强基计划等实行的重要的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
为了使我们更好的把握住这次机遇,我校高三年级特地请来了南京林业大学的尹吴副教授为我们解读新高考改革下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
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得整个会场充满活跃、恰到好处的氛围,使得每个同学都很投入。尹院长的一番解读,使得我们受益颇多。
首先,何为985、211,它们又与“双一流”有何区别?这个问题就难倒了一众同学。接着,又是一个:2021年填报志愿与往年的区别在哪里的问题,同样使人难以说清。待其解释完一众概念后,我们明白了:双一流大学是由985、211大学演变而来的,志愿填报又分为五个批次等需要了解的概念。顺应下去,就讲到了讲座的重点内容综合评价和强基计划的具体内容。
那么什么是强基计划?针对于当下中国情况,它是: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的计划。36所高校参加此次计划,而只要各省(区、市)符合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相对于我们来说,以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入围为主,而以国二以上奖项参加则为少数。入围办法大致为:第一类考生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依据考生高考成绩和所在省份各专业计划数的4倍,分别确定各专业入围该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第二类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即可入围,并按填报志愿确定入围专业。测试项目包含了体育和综合测试,除非特殊情况,体育不达标即被否决。而综评有21所高校参与,入围者或有分数——高中期末考3次在年级中有一定的名次,或有一定的奖项,或二者皆有之。强基计划依据考生“高考成绩(折算成100分)×85%+南大考核成绩(折算成100分)×15%”合成的考生综合成绩进行录取,而综评的高考志愿总分= 高考统考成绩 X% + 校考成绩 (初审+面试)X%。由此观之,高考的分数在很大程度上,才是“王道”。试想:倘若没了漂亮的分数,即使综评等做得再好,又有何用?终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而在当下,在高考还未迫在眉睫,在强基计划等的帷幕才刚要拉开之际,我们应在抓住机遇,把握机会的同时,更着眼于当下实力的提升,切莫因小失大,更不要在此时仍悠闲自在,《伤仲永》为何而作?我想这应该是我们都知道的道理。
此外,对于“自荐信”我们应做到“朴实无华”这四个字,在面试时更不能夸夸其谈,对着一群教授、专家去高谈阔论,要知道“班门弄斧”只会显得你自己更加粗鲁与无知,适当的质朴与诚恳可能更能表现出一个人的虚心与风度,这也不失为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实力”。
这次的讲座,不仅使我们明白了新高考改革下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更让我们知道了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实力与机遇同样重要。在这人人都欲争先的时代,二者,我们孰可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