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实践

百年之忆|朝阳初升 觉醒年代

  • 2022-04-25
  • 点击数:609

回溯1919,一声呐喊震醒了沉睡中的东方,那是一片满目疮痍的神州大地。有这么一群青年,高举着爱国的旗帜,用热情点燃了属于他们的“五四”火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于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会议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操纵下,决定将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各项特权转让给日本,北京政府屈从于压力,竟然准备在丧权辱国的合约上签字。消息传回国内,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强烈抗议巴黎和会的无理决定和反动军阀的卖国行径,呼吁“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五四运动迅速扩展到全国各地,亿万人民纷纷响应,热忱声援。

 “只要你不是一个甘心亡国的懦夫,谁能按下你不挺身而起,为积弱的中国奋斗呢?”这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和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也影响到偏隅浙西南山区的松阳县城。在浙江省立第十一中学、第十一师范和其他外地学校读书的松阳籍学生趁学校放假之机,纷纷回乡。7月,在学生徐根民、叶夏运等人的宣传鼓动下,松阳县毓秀高等小学的爱国教师联合阙桐章、潘关峰、汤道生、叶肇琅等社会进步青年,以学生会的名义,在县城孔庙后面的明伦堂召开群众大会。县城许多机关、学校和社会各界代表踊跃登台发言,愤怒控诉帝国主义侵我主权的滔天罪行和北洋政府的卖国行径。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它以辛亥革命所不曾有的姿态,展开了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那它,是怎样的?

     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供稿:学生会宣传部(刘佳诚、陆丰)

编辑:黄晶

审核:王若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