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

“从一中到南信大,我们同心创辉煌”---18届一中毕业生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

  • 2019-02-20
  • 点击数:1366

转眼间,便离开朝夕相伴的江阴一中,

转眼间,便走进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那棵桂花树,那座朝夕桥,

那个操场,那些奋斗的日日夜夜

 

半年不长,却有太多新奇:

新的城市,新的学校,新的学习生活。

还有新的梦想。

 

现如今,

母校的高三学子们正如当初的我们,

为六月的决战蓄势待发,

为梦想之路奋发前行。

他们或许期待,或许彷徨。

或许无奈,或许疑惑。

 

今天,我们回到这里,

我们带着思念、牵挂回家,

去重新回忆梦开始的地方,

去诉说我们全新的大学,

去帮助与我们曾在同一校园里的学弟学妹。

作为一中人,回报母校恩情我们义不容辞;

作为南信大人,推广校园形象我们责无旁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由长望学院殷子轩同学和商学院张鑫磊同学总策划,15名18届录取南信大的一中学子共同协助参与。

 

1.24日晚,高三五班。天气是寒风凛冽的,学弟学妹却是热情高涨的。

晚会由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郭丹琪学姐主持。

首先,我们播放了南信大19年的官方宣传片和开学典礼的微视频,同学们的目光,被美丽的校园环境和学术成就所吸引。

其次,由自动化专业的周媛媛学姐通过PPT从信大成绩,信大生活,信大活动,信大校园四个板块讲述了南信大的总体概况,展现了大气科学专业独占鳌头的地位及计算机专业的崛起,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温馨的宿舍,精致的食堂和琳琅满目的菜肴更是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不时发出赞叹声。

接着,由工商管理专业的张鑫磊同学回忆了高中三年的一中求学时光,讲述了自己如何从班里的中等生最终逆袭考上双一流大学的励志故事。同时,身为车协成员的张学长也通过小视频展示了他暑假骑行川藏线的图片以及自行车和校园生活带来的快乐,经久不息的掌声是对睿智而不失幽默的他最大的肯定。

然后,由雷丁学院的蒋芝玮学姐讲述了中外合作专业带给她国际视野的拓宽及她和外国留学生之间交流的有趣故事,体现了国际部学生的积极外向的性格和高深度的思想情怀,蒋学姐纯正的英语发音也让同学啧啧赞叹。

随后,作为南信大和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专业的首届学生之一,长望学院殷子轩学长介绍了南信大综合评价考试及国科大联合培养专业,旨在让一中学子通过“综评”捷径,通过面试降分录取增加了进入双一流高校就读的机会,从而提高母校升学率,形成对学生和学校都有利的双赢局面,而综评相对自招无需竞赛的低门槛也足够诱人。互动环节,很多同学咨询综评的相关事宜,殷学长一一作出讲解并分享了他综评考试、大学学生会面试的经验,同学们听得相当投入,表情似豁然开朗。

同时,高三5班班主任沈艳杰老师也邀请了18届江阴一中理科状元,现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的吴启铭同学大学成绩第一、拥有六个课题,现就读于曼彻斯特大学的刘橙林学长给大家带来分享,为我们的活动锦上添花。

最后,我们在南信大版《告白气球》的大合唱中结束了本次晚会。

看着学弟学妹们渴望的眼睛和书桌上堆得高高的课本,我们深有感慨,一起畅谈高中的各种“回忆杀”,同时也对自己能以母校行活动回一中感到荣幸和自豪,对我们来说,我们已经成长成参天大树,有责任为学弟学妹这些小树苗遮风挡雨,引领方向,当他们需要我们时,我们就在,毫无保留,倾我所有。看着一届届学弟学妹们走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茁壮成长,我们便欣慰不已。

1.25日,我们分发南信大宣传手册到各班

在高三教学楼张贴南信大的海报

利用家长会和兄弟高校一同设置咨询点

耐心回答家长设计志愿填报和学习方法的各种疑问

 “南信大,不错的学校!”

家长们称赞道。

同时,在这里感谢沈艳杰老师给予我们两节课的时间进班宣讲,也感谢高三年级部的大力支持和安排,

同时,也祝愿2019,江阴一中,高三加油,高考必胜!

学长学姐时刻惦念着你们,为你们祈祷加油。

9月,我们在南信大,等待着来自江阴一中的同学们!

1.jpeg2.jpg3.jpg4.jpg